
如果沒有儀器的協助,可以在手背上進行簡易測試,區分傳統金箔與汽化式食用金箔。將一塊傳統金箔放在手背上,由於食用金箔是以純水進行材料收集,因此原始狀態就是含有水和食用金箔,為了測試公平性,也在傳統金箔上滴加純水,再以畫圈方式輕輕的搓揉,同樣的,再利用另外一隻手背,進行食用金箔的測試,都搓揉完畢後,仔細觀察手背的皮膚,由於傳統金箔是延展形式的製作工藝,分子間的鍵結是很堅強的金屬鍵,所以儘管打成薄片,搓揉的力道還是無法讓分子分散的,最後會變成非常小的碎片或球團卡在皮膚的紋理中,仔細觀察可以看到皮膚上會看到有小亮點,而汽化式食用金箔因為是由微小顆粒堆積而成的,顆粒間是非常弱的凡得瓦爾力(van der Waals' force),手指輕輕搓揉就可以將之分散成微小顆粒。
在一般光學顯微鏡觀察比較汽化式食用金箔與傳統金箔的差異,傳統金箔因為是人工捶打製作而成,雖然肉眼看不見,顯微鏡下仍然可以看到金屬延展的粗黑線條痕跡,整片金箔的透光度不均勻,顯示單位面積的厚薄程度不一,另外,顯微鏡中所呈現的光點,則是肉眼無法觀察到的破洞,至於食用金箔因為是採用機械系統的規格化生產,只有傳統金箔約1/4厚度,由於非常薄,些微皺褶都會非常明顯,厚薄程度均一,呈現很好的透光度。